莫东寅:《汉学发达史》
来源:译研网 作者:无 时间:2013-04-17 23:29
从传说中,欧洲人得知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中国,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对人类的童年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欧洲人被深深地吸引了,无意中形成了敬慕古老的中国文明的风气。于是汉学在欧洲出现并日益发展。从由耶稣会士的宗教精神支撑的汉字研究的雏形,到十九世纪学院式汉学的建立;从二十世纪初涌现的一批对今天的学者仍有深刻影响的汉学大家,到二战后美国汉学的厚积薄发式的后来居上和欧洲在先进史学带动下的汉学的反思与再升华,西方汉学留下了一条漫长而充满了生命力的发展轨迹,这也正是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轨迹。正是沿着这一轨迹,中国与西方的距离被拉近了……
目录
前言
传教士人物与著作研究
西方汉学的奠基人——罗明坚
利玛窦和他的著作
附录《二十五言》前言《交友论》前言《天主实义》前言
《天主教要》考
利玛窦的《大主教教义》初探
《穷理学》——南怀仁最重要的著作
附录 进呈《穷理学》书奏
《易经》研究:康熙和白晋的一次文化对话
梵蒂冈图书馆藏白晋读《易经》文献初探
《易经》在西方的早期传播
儒学在欧洲的早期传播初探
论明清间太华传教士对理学的解释
明清间西方灵魂论的输入及其意义
明末清初天主教人华史中文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传教士汉语研究
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
一 应加强对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的研究
二 西方人近代以来的中国语言观
三 西方近代以来汉语研究的成就
四 明清时期汉语教学概况
传教士汉学译著评述
遥望中国——简介基歇尔的《中国图说》
从莫东寅先生的《汉学发达史》说起
中西初识惊鸿一瞥
——写在《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出版之际
法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力作
——读阎宗临先生的《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有感
传教士汉学的重要著作
——关于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
清代江南天主教史的一幅真实画卷
——读《清初传教士鲁日满常熟账本研究》有感
展现清代生活的画卷
——写在《中国新文》出版之际
西方早期汉学的“千古不朽之作”
——读《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跋
后记
传教士人物与著作研究
西方汉学的奠基人——罗明坚
利玛窦和他的著作
附录《二十五言》前言《交友论》前言《天主实义》前言
《天主教要》考
利玛窦的《大主教教义》初探
《穷理学》——南怀仁最重要的著作
附录 进呈《穷理学》书奏
《易经》研究:康熙和白晋的一次文化对话
梵蒂冈图书馆藏白晋读《易经》文献初探
《易经》在西方的早期传播
儒学在欧洲的早期传播初探
论明清间太华传教士对理学的解释
明清间西方灵魂论的输入及其意义
明末清初天主教人华史中文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传教士汉语研究
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
一 应加强对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的研究
二 西方人近代以来的中国语言观
三 西方近代以来汉语研究的成就
四 明清时期汉语教学概况
传教士汉学译著评述
遥望中国——简介基歇尔的《中国图说》
从莫东寅先生的《汉学发达史》说起
中西初识惊鸿一瞥
——写在《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出版之际
法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力作
——读阎宗临先生的《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有感
传教士汉学的重要著作
——关于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
清代江南天主教史的一幅真实画卷
——读《清初传教士鲁日满常熟账本研究》有感
展现清代生活的画卷
——写在《中国新文》出版之际
西方早期汉学的“千古不朽之作”
——读《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跋
后记
- 上一篇:伊沛霞:《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
- 下一篇:严绍璗 :《日本中国学史稿》
滚动新闻/Rolling news
·卜松山《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
·梅约翰主编《转识:瑜伽行派在现代中国》
·罗威廉的乡村暴力史研究著作《红雨》中译
·《被误解的对话》出版 解析海外汉学家的
·李克曼:《小鱼的幸福》
·浦安迪:透过评注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李白《渌水曲》在国外的流传
·卜松山:德国汉学家的儒家情怀
·著名学者闵福德新译《易经》最近出版
·孔佩特:《广州十三行:中国外销画中的外
·曼素恩《张门才女》中译本出版
·《一战华工在法国》中文版北京面世
·汉学家吴芳思《留学北京》出版
·罗鹏《裸观: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出版
·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出版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Studies 丛书出版计划
·重要的汉学工具书《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出
·汉学力作《哈佛中国史》中文版面世
·在批判性对话中彰显英美聊斋学的特色与价
·安乐哲新著《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出
·卜松山《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
·梅约翰主编《转识:瑜伽行派在现代中国》
·罗威廉的乡村暴力史研究著作《红雨》中译
·《被误解的对话》出版 解析海外汉学家的
·李克曼:《小鱼的幸福》
·浦安迪:透过评注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李白《渌水曲》在国外的流传
·卜松山:德国汉学家的儒家情怀
·著名学者闵福德新译《易经》最近出版
·孔佩特:《广州十三行:中国外销画中的外
·曼素恩《张门才女》中译本出版
·《一战华工在法国》中文版北京面世
·汉学家吴芳思《留学北京》出版
·罗鹏《裸观: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出版
·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出版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Studies 丛书出版计划
·重要的汉学工具书《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出
·汉学力作《哈佛中国史》中文版面世
·在批判性对话中彰显英美聊斋学的特色与价
·安乐哲新著《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出
学者访谈/Interview 更多>>
- ·索尼娅·布雷思勒与她“中国模式”
- ·翻译牵动文学命脉 ——访韩国著名翻
- ·链接中国:在澳洲研究汉学
- ·深研儒佛之道——梅约翰教授访谈
- ·翻译与研究:站在中国文学研究的前
- ·感受中国,书写中国 ——访加拿大著
- ·以语言与艺术为桥梁的汉学研究
人物简介 索尼娅布雷思勒(Sonia Bressler),法国作家,2005年毕业于巴黎第十二大学,获哲学与认识论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巴...
金泰成(김태성),韩国著名翻译家,韩国汉声文化硏究所所长。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获文...
邓肯(Campbell Murray Duncan),新西兰汉学家和翻译家,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汉学系教授,现任《新西兰亚洲研究杂...
梅约翰(John Makeham) ,著名汉学家,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拉伯筹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哲学》(M...
伊维德(Wilt L.Idema),1944年出生于荷兰的达伦(Dalen),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学。1968~1970年先后在日本札幌的...
李莎(Lisa Carducci)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油画艺术家。早年曾就读于蒙特利尔大学,获文字学与语言学博士...
林西莉教授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生于1932年。瑞典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也是作家和摄影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致力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