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亲见,可知华夏|汉学家在青岛阅见中国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cctss 时间:2023-05-29 22:05
6月3号,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国际经济与亚洲研究学院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汉学家马克林(ColinMackerras)将正式入驻北京语言大学青岛世界汉学中心并开展学术讲座、汉学学术研究工作与当代中国国情研修。
唯有亲见,可知华夏。马克林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来中国任教,开启了与中国的不解之缘,访华约80次。马克林对中国历史、当代社会、少数民族、传统戏剧等课题研究颇深,并积极向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介绍真实的中国。在跨越半个世纪的时光中,马克林亲身感知、了解了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始终爱好和平、追求兼善天下的东方大国及其人民。
以汉学之名
在青岛阅见中国
马克林教授近日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时候,提到了在青岛取景拍摄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马克林对电影所传递的“更具包容性的未来”这一观念印象深刻。“每个国家都应该为拯救世界平等地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中国在拯救地球的叙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执行了主要任务,但并不是唯一的参与者”。
今年2月7日,“世界汉学讲坛”第二讲在青岛世界汉学中心举办,丹麦前驻上海总领事、汉学家曹伯义(CarstenBoyerTh?gersen)应邀出席。在结束青岛的行程后,曹伯义接受中新社的专访,他说:我1976年第一次到中国,与中国交往已长达近半个世纪,是中国这50年变化之中最直接的见证者。70年代至今,中国的变化更大,且这种变化体现在所有领域。中国的教育发展和科技成就令人惊讶。我此前赴青岛黄岛区参访了一所普通小学,觉得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教育理念,青岛小学都赶超了丹麦小学。如果用青岛这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对标600万人口的丹麦,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已经不相上下。
世界各国的汉学家在胶州湾畔凭海临风,读懂中国、讲述中国。马克林教授此次到访青岛世界汉学中心,除与中国学者合作开展汉学(中国学)研究外,也将以青岛为窗口,从当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发展展开国情研修。
近期,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何碧玉(QsabelleRabut),波多尔第三大学-蒙田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安必诺(AnglePino),墨西哥学院教授、总统翻译、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人莉莉亚娜·阿索夫斯卡(LiljanaArsovska),土耳其安卡拉大学东方语言和文化系教授、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人吉来(GirayFidan),阿拉伯世界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汉学家阿齐兹等多位世界著名汉学家将陆续进驻世界汉学中心,开展学术访问、交流、研究、讲学等活动。
唯有亲见,可知华夏
这个被唤作“华夏”的古老国度从万物有灵中走来。文明演化,千载不绝,历磨难而新生。今天,古老中国正在走向伟大复兴。在奋斗的光辉岁月中,许多汉学家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他们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真实的“中国故事”。
在过往的岁月中,无数憧憬热爱好奇中国的外国学者、友人不远万里踏上征程来到这里,以平等之心,走近、走进中国,体验、感受中国。1955年,著名学者萨特访问中国,在目睹新中国建设后感叹道,“这个伟大的国家正不断地在转变。”在这篇著名的《我对新中国的观感》文章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每一天,每看一眼,必定要同时看到古老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乔希·塞利格也曾言“唯有亲见中国,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独特的国家。”这是他结缘中国30年的感悟。
正如被誉为“现代的马可·波罗”马克林教授,犹如一个中澳友谊的文化大使,发挥着促进中澳双边关系的桥梁作用。2014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澳大利亚时,在联邦议会大厦演讲中,专门感谢马克林建立了“我们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和友好的桥梁”,称赞他基于对中国发展和进步的亲身经历,为向澳大利亚和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汉学家的贡献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正确认识中国?
亦道春风为我来,汉学家从来都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史景迁曾经说过:“在整个世界的版图上,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极有魅力的存在。西方人需要花长时间去消化分析他们拿到的资料。能一目了然的东西并不存在。我们对中国的看法越模糊,越多面化,离那最捉摸不定的真实性也就越近。”
史景迁从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史料微光中寻找到中国原本的样子;林西莉奋斗终生向西方介绍琴瑟中国,传播汉字与古琴之美;安乐哲孜孜不倦翻译中国哲学经典,开辟了中西哲学和文化深层对话的新路径;何莫邪不遗余力近四十载建设《汉学文典》;白乐桑痴迷汉字一个甲子,研究传播汉语;阿齐兹将二十多部中国文学作品译往阿拉伯世界,被人们称为“杰出的中阿人民的友好使者”;萨安娜年少来华学习成长,为中罗友好奔走半生;梁承武来往两国,肩负《儒藏》“精华编”韩国之部,致力儒学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他们以各自的方法,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他们开辟的汉学之路上,无数后学正循步而来。
汉字世界的“海边书房”
在国际汉学界盛事——世界汉学家大会召开前夕,世界各地的汉学家们正汇聚在青岛这座国际化都市的蔚蓝海岸上,并以青岛为窗口了解中国、讲述中国,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理解中国文化及其思想力量和精神魅力。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滚动新闻/Rolling news
·【会议通知】全球《论语》诠译文化史研讨
·美国汉学家大会丨张西平:从中国与欧洲早
·【会议通知】全球《论语》诠译文化史研讨
·“一带一路”丛书诚邀各国汉学家执笔共撰
·UNESCO框架下希腊首个汉学中心在科孚岛启动
·世界汉学中心学术成果速递 | 梧桐汉学学者
·跨越语言的诗意,中北马诗歌翻译工作坊开
·拉美汉学家理事会共同宣言:迈向中拉发展
·深化合作,共筑文明对话新高地
·晒成绩单!世界汉学中心两周年成果短片发
·圆满结营!多国“新汉学计划”博士毕业生
·【会议通知】第二届中国-巴尔干地区汉学
·美国汉学家大会 | 文学译研与传播(分论坛
·顶级汉学家齐聚世界汉学中心,聚焦汉学与
·美国汉学家大会 | 中国政治与经济(分论坛
·美国汉学家大会 | 中国政治与经济(分论坛
·共绘世界汉学未来蓝图,美国汉学家集体向
·中美汉学与中国学对话新坐标,美国汉学家
·明日开幕!中美顶级学者齐聚世界汉学中心
·倒计时3天!美国汉学家大会详细议程
·【会议通知】全球《论语》诠译文化史研讨
·美国汉学家大会丨张西平:从中国与欧洲早
·【会议通知】全球《论语》诠译文化史研讨
·“一带一路”丛书诚邀各国汉学家执笔共撰
·UNESCO框架下希腊首个汉学中心在科孚岛启动
·世界汉学中心学术成果速递 | 梧桐汉学学者
·跨越语言的诗意,中北马诗歌翻译工作坊开
·拉美汉学家理事会共同宣言:迈向中拉发展
·深化合作,共筑文明对话新高地
·晒成绩单!世界汉学中心两周年成果短片发
·圆满结营!多国“新汉学计划”博士毕业生
·【会议通知】第二届中国-巴尔干地区汉学
·美国汉学家大会 | 文学译研与传播(分论坛
·顶级汉学家齐聚世界汉学中心,聚焦汉学与
·美国汉学家大会 | 中国政治与经济(分论坛
·美国汉学家大会 | 中国政治与经济(分论坛
·共绘世界汉学未来蓝图,美国汉学家集体向
·中美汉学与中国学对话新坐标,美国汉学家
·明日开幕!中美顶级学者齐聚世界汉学中心
·倒计时3天!美国汉学家大会详细议程
学者访谈/Interview 更多>>
- ·世界汉学讲坛 | 何广思教授解读中拉
- ·阿根廷何广思:超越西方范本才能获
- ·阿尤布: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
- ·黄卓越:早期中国的书写与汉学研究
- ·薪火永相传,著名汉学家马克林讲汉
- ·《人民日报》:《用翻译架起中葡文
- ·蔡宗齐(美国):开辟中国文化走向
11 月 22 日下午,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九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坛由...
10 月 18 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日前,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牵头建设的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在青岛正式成立,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土耳其著...
摘要:该文原为作者2021年10月2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汉学研究论坛上所做的现场演讲,对海外汉...
2023年6月7日下午,薪火永相传大师说汉学暨世界汉学讲坛第四讲成功举办。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
2023年02月0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刊登了《用翻译架起中葡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文。文章由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
天下学问一家: 开辟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路径 蔡宗齐 蔡宗齐(Zong-qiCai),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